Search

正在創業的年輕友人,打電話給我。

他說:

「公司兩個企劃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正在創業的年輕友人,打電話給我。

他說:

「公司兩個企劃人員接連提了辭呈!我花了很多力氣培養他們、也投入很多感情,結果兩年不到就要走人,他們讓我很受傷。這種感覺就像被分手一樣,我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面對他們…」

安慰之餘,崴爺分享自己「離職」和「被離職」的故事給他。

/【離職】

我曾經短暫在一家外商廣告公司工作;部門主管是個工作狂,她也希望我們和她一樣成為工作狂。

這家公司特別喜歡開會,每次會議都要花三十分鐘等各部門主管到齊,人到齊後,他們會再抬槓閒聊一番,才進入會議正題。

每天八個小時的工時,花在開會的時間超過兩、三個小時,

最可憐的是我們這些「責任制」的基層,要陪著開會,結束後還得要把該做的工作進度給補上。

對了,我尤其受不了整個會議室瀰漫的煙味…

早上八點上班、晚上九點下班、到家十點,這就是我在這家廣告公司的常態。

這份工作讓我覺得憂鬱和挫折,沒得到該有的收入、能力也沒有成長、連私生活也沒了,覺得自己是工具、不像個人。

我下定決心和主管提了離職,她先是和顏悅色的問我原因,哄著說會幫我加薪、調整職位,但當我表示心意已決後,她臉色大變,把我罵了一頓。

最後大聲丟一句:你就是個「機會主義」者!

職場上,誰不是機會主義者?
哪個人不是在尋找更好的機會,往上爬去。
錢不到位、沒有前景、又缺乏情份,留在這只顯得自己很廉價。

/【被離職】

開餐廳時期,一個跟了很久的店長不好意思地和我說,他應徵上了某家連鎖餐飲集團,對方給的薪水不少,而且有不錯的升遷制度。

我是真的很想挽留他,但身為一個奈米級的老闆,我發現自己沒有留他的立場和本錢。

對自己的店雖然有滿滿的憧憬,但對未來我也沒什麼把握,我給不起更好的薪水、也給不了華麗的承諾。

我僅有的就只剩共事的「情份」。

但我覺得,這種的情份不應該用在情緒勒索,而是祝福他往更好的舞台走。

對,我鼓勵他去試試看,
我也雙臂打開歡迎他隨時回來。

/

用同理心、換位思考,你會放下很多情緒。

這些有夢想、肯努力的年輕員工,他的目標並不是要成為你的「員工」,他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和你一樣成為獨當一面的咖。

那些想在職場求安穩發展的人才,要的是「錢」,看的是「前景」,如果都給不了,也不用說無用的話來挽留。

不必半哄半騙硬把人留下來,讓自己成為日後的渣男;也不要惱羞成怒的翻臉,變成失態的恐怖情人。

經歷過許多職場的分合,感覺像是經歷無數的被分手;對於員工離職,崴爺現在已經能平常心看待。

還不如溫柔放飛,為彼此日後留下一點的懷念和感謝。

我的IG:
i_am_joe_tw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